宗族文化为何具有生命力

不久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杨国安教授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作了题为《祠堂、族谱和祭祖》的讲座。他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现实生活图景告诉我们,宗族是维系中国社会结构的一条纽带,是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承载者。

这十几年来,我几乎跑遍了湖北和湖南的各个村落,研究大一统的传统中国是怎么建立在如此分散的乡村社会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基层组织是怎样运作的。我发现,在这些基层组织当中,宗族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国社会的稳定,很大程度上正是来自于像宗族这样能够自我运行的组织,我们把它叫做自组织。

对姓氏的重视全世界独一无二

我们所有中国人都有姓,有句话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这个“姓”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姓氏其实就是一个人身份的标志,表明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和谁是一群人。

姓字“从女从生”,我们知道最开始的人类社会是母系社会,所以姓氏最开始是从母系社会起源的。姓的主要功能,就是一种区分血缘群体的标志。

据1987年的统计,我国现有的姓氏约11969个,常用的大概是3050个,其中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等十个大姓,占了我国人口的40%。

中国人对姓氏的重视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其实这种对姓氏的重视,背后就是对于宗族、对于血缘的一种认同。可以说,我们中国人对宗族或血缘的高度重视,正是中华文化能够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讲一个小故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宇航员叫王赣骏,他祖籍江苏盐城,出生于江西,后随父母去了我国台湾。在他进入太空之前,台北的王氏宗亲会向他提出一个要求,说你作为王姓的后代,能不能把咱们王姓的会标带到太空中去。后来他真的把带有会标的锦旗送上太空,等他成功归来时,宗族破例为他打开了宗祠的中堂,一般来说中堂只有在重大的节日或重要的客人到来时才会打开,表示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我们知道,西方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只要有唐人街的地方,几乎都有宗亲会,比如黄氏宗亲会、李氏公所,名称虽然各种各样,但它们都是一个姓氏族亲共同聚会的地方,是一个宗族组织凝聚的所在。

所以,曾经有学者这样来区分美国、中国和印度,说这三个国家或者说民族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中国是宗族,印度是种姓,美国是俱乐部。由此可见,宗族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影响和作用之巨大。

“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宗族长期演变之后,它不仅成为一个同姓的亲属集团,而且还演变成了同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比如两个人结婚,除了要去有关部门登记之外,还要去祠堂里敬告祖先,这在过去的乡村社会里,被称为入住权。也就是说,除了取得国家户籍之外,只有当地宗族能够接纳你,成为这个宗族的人,你才可以在这个村落里生活。如果你不是这个宗族的话,你就没有资格参与宗族利润的分割。

过去宗族里对一个犯错的族人最厉害的惩罚是什么?就是开除你的族籍,这也许比开除你的国籍更可怕。因为如果宗族不接纳你,就意味着宗族所有的资产都和你没有关系,而在传统社会里,乡村里的很多田地、山林等资源都是由宗族控制的。

此外,我们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模式是一种泛家庭主义模式。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整个社会的关系往往是模拟血缘关系运行的。所以,我们称政府的官员为父母官,把师生关系比作家里的父子关系,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都是一种泛家庭主义,就是把家庭里的很多行为方式扩大到非家族的组织中去。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同的群体或者不同的组织结构,都会体现家族的功能和作用。比如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他把手下的几个大将都封为义子,其实就是把上下级关系变成了父子关系,让关系更加密切。

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是“家国同构”的,也就是说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上有共通性。比如,家庭里的子孝、妇从、父慈等家庭关系,其实就是民顺、臣忠、君仁等社会关系的缩影。所以说,传统社会是把它的组织原则贯彻到了每个家庭里去,同时家庭、家族又以血亲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可以说,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

于是,中国的王朝虽然一代代有兴亡,但是国家系统并不会紊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家庭像一个个细胞一样,保存着国家组织存续的原动力,每一个人都从家开始做起,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家庭和国家的政治道德合二为一,从而使得中国的王朝体系能够不断得到复兴。所以从整个基层社会来看,宗族是维持基层社会的一个重要纽带。

老百姓可以修祠堂修族谱是从明清开始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宗族,主要是指明清之后的宗族,之前的宗族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宗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秦的时候,宗族是和政治相关的,那时实行宗法制度,也就是大宗和小宗,只有皇帝和贵族才可以有宗族。你在家族中的地位,决定着你在朝廷的地位,大宗可以继承皇位,小宗可以到封国被分封为卿、大夫或士,所以那个时候宗族是典型的上层社会。

到秦汉隋唐,宗族社会开始出现了分裂,由皇权贵族阶层向官僚集团下降。但真正的下沉发生在什么时候呢?是在宋元之后。到那个时候,老百姓才开始有了宗族的概念。

中国社会从宋代开始转型,因为宋代出现了知识分子向地方上转移,这在历史上有一个术语叫做“仕的地方化”。这个“仕”就是读书人,为什么读书人开始转向地方呢?因为宋代之前读书人比较少,以前的读书人都到了朝廷里去当官。

宋代有了印刷术,读书普及了,所以读书人开始增多,但是官僚机构一直相对比较稳定,所以读书人就没有机会到朝廷里去当官,不得不沉淀到乡村社会或者基层社会里,于是出现了“仕的地方化”。

读书人把重心放到地方上,经营地方,那么他们主要做些什么呢?就是在地方上建立宗族系统。

而宗族实现真正的平民化,其实是从明清开始的。宗族开始市民化,就是老百姓都可以自己修祠堂、修族谱,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嘉靖皇帝开始的。

嘉靖皇帝的时候曾有过一次大礼仪之争,因为明武宗没有后代,所以立武宗叔父兴献王长子朱厚熜为帝,称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明世宗想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尊为太上皇,于是和大臣间发生冲突。

大礼仪之争的结果是明世宗追认生父为皇考,而正是从嘉靖年开始,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公开祭祀自己的史祖,可以建自己祖先的祠堂了。宋代的时候,建祠堂必须是官僚家里才可以,老百姓是不能建祠堂的,明清的时候就没有这个顾虑了,所有人家都可以建祠堂。

族规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也有救济系统

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族,严格来说应该算是一种制度宗族。也就是说,在明清的时候甚至民国的时候,制度宗族是有约束力的。

制度宗族有先决条件。首先,它是聚集而居的,我们看到宗族势力比较强的地区都是老百姓聚集而居的地区,这些地方很容易形成强族、大族。因此,比起湖边和山林地区,丘陵地区的宗族势力是比较强的,因为它很容易形成一个村落,形成一个聚集的形态,这也就是农耕经济的形态。

其次,它有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在维系它的运转。这套系统主要是以族长、族规和祠堂为核心。

从组织结构来说,宗族是由族长、房长以及下面各个分支结构的管理人员组成。族长由公开选举产生,一般为地方上的长老或者权威人士。

祠堂最初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后来渐渐演变成为族长办公的地方。祠堂在乡村社会里,相当于是一个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或者是族人们在一起开会的地方,所以祠堂在整个宗族组织运行中是一个纽带或者说是一个中心的所在地。

宗族有族规,这个族规就是法律。在古代,宗族法也是一种法律,也是国家认同的,所以宗族法可以说是对国家法律的补充。族规是一种全方位的规训,它从行为习惯到为人处事等各方面,都对族人提出了严格的制约。

族规有严厉的处罚措施。一般处罚较轻的,就是罚你请客吃饭,你可以在村子里摆几桌酒席,请全村人吃饭,并在这个聚会上当众作出道歉或自我批评,这种做法是让你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受到双重惩罚。更严厉一些的处罚,就是让你在祠堂面前下跪,或者把你捆绑起来示众。当然还有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措施,就是在族人面前当众处死,比如沉塘或者活埋,但因为这些做法比较残忍,所以一般不正式写在族规里。

除了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宗族还有一套很有人情味的管理系统,那就是以开办族田、义庄、义学为核心的救济系统。

在传统社会中,国家对地方上的保障其实很弱的,那么社会保障由什么人来做呢?由宗族来做。因为宗族普遍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比如族田,就是由家族里的大官捐出银两买田置地而形成的。族田在广东一带最为兴盛,族田的作用就是从事公益事业,修桥筑路,或者救济贫困的老人。在古代,很多老年人的养老都是由宗族来做的,所以宗族其实承担了很多国家的功能,它有着很温情的一面。

宗族所有的田产也叫义庄,义庄中最有名的当属范氏义庄,也就是范仲淹父子在原籍苏州吴县设立的义庄。因为范仲淹小时候很穷,读书时每日只能以粥果腹,他是靠别人接济才考取功名的,所以他当官之后就捐了很多俸禄买田置地,去接济范氏后人。范氏义庄有八九百年的漫长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从范式义庄之后,义庄在苏浙这一带特别兴盛。

所谓义学,就像我们现在的助学一样,宗族会资助家族中比较优秀的贫寒子弟免费上学,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将来当官之后要反哺乡村、反哺这个家族,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传承机制。

此外,宗族还有一个以祭祀、族谱和族训为核心的礼仪教化系统。它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经常开展宣讲,这些活动有助于整个家族形成凝聚力。正因为如此,在传统社会里,宗族才能形成一套能够自我运行的机制,并在基层社会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社会构造与宗族文化有深厚关系

宗族有三个标志:祠堂、祭祖和族谱。

先来说说祠堂和祭祖。

祠堂的修建是宗族组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修祠堂是有条件的。第一,需要有一个管理组织机构,第二,其中必须有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要么是当大官的,要么是商人能赚大钱,因为修祠堂需要有号召力,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运作。

祠堂既有实际的功能和作用,比如它是道德宣讲的场所,是办公和讨论的地方,也是处理各种家族纠纷的地方。同时,祠堂是一个宗族的实力象征,是宗族的标志。

我们中国人对于祭祀祖先这件事非常重视,因为我们觉得人死了之后他会在另外一个世界活着,并会在另外一个世界保佑他的后代。有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这话是不对的,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就是祖先崇拜。因此,我们中国人都有一种生生不息的观念,就是一定要祭祀祖先。

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有三种方式:家祭、墓祭和祠祭,其中在祠堂里祭祖是级别最高的。

再来讲讲族谱。族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族谱的名称有很多,比如家谱、房谱、支谱、家乘、同谱、连谱、宗谱等等,在如今的乡村社会里仍能看到族谱,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

关于族谱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谁来修谱,第二个是为什么修谱。

修谱一般有两个体例,一个是欧体,一个是苏体。欧体是欧阳修创立的,他是用图的方式修谱,适合于房份较多、人口较多的情况;苏体则是苏洵创立的,它的原则是“一辈一辈”写,适合于房份不多、人口较少的情况。因为两种体例各有各的优劣点,所以修谱时常常把两种体例结合在一起。

那么谁来修谱呢?古代的时候,修谱是有一套程序的,宗族会专门建立一个谱局。这个谱局或者修谱委员会,一般由族长或者房长以及宗族里的长老们来担任,他们都是宗族里有话语权的人。那么现在乡村里修谱的主力是些什么人呢?一般是乡村里的退休教师、医生或者干部。

修谱是为了什么?修谱到底有什么用?古代修纂族谱,就像是签订了一个契约一样,它的作用其实是确立一个人的身份。每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总是会归属某一群人,首先要明确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将到哪里去,所以族谱的编纂过程就是确认一个人身份的过程,它建立了一个社会秩序,明确你是和哪一类人构成了一个群体。

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修谱是为了保留普通老百姓的历史记录,族谱则是保留了一个家族的历史,家谱现在成了研究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史的一个重要资料。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今有些人在网上建立祠堂和修订族谱,这说明新形势下宗族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么到了现代社会,宗族到底还有没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现代社会里宗族仍将继续存在,只是宗族的血缘关系、宗亲关系会慢慢变淡,而它的联谊功能会逐渐扩大,这就是宗亲会为什么会在世界各地广泛出现的原因。

从这个新的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血缘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未来的社会构造依然会和宗法文化有着相当深厚的关系。所以说,宗族也会跟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演讲 杨国安 整理 解放日报记者 徐蓓

2017年11月17日 09:0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杨国安

http://www.cssn.cn/zgs/zgs_gd/201711/t20171117_3745483.shtml